|
的士的角色
在香港,的士是主要的客运公共交通工具之一。现时,本港有18,163辆的士,包括15,250辆市区的士(红色)、2,838辆新界的士(绿色)和75辆大屿山的士(蓝色),平均每日载客量接近一百万人次。 的士为乘客提供直达目的地的个人化运输服务。法例规定,除个人手提行李外,的士不可以用作运载货物,所以乘客不应租赁的士作运载货物用途。 |
的士经营范围
在香港,不同类型之的士有其指定的经营范围。市区的士可在本港大部分地方行驶(东涌道及南大屿山的道路除外)。新界的士主要在新界东北部(即沙田以北)及西北部(即荃湾以北)营运。大屿山的士只可在大屿山及赤鱲角行驶。所有的士均可在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楼、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和香港迪士尼乐园提供服务。 |
的士收费
香港的士的收费,是根据《道路交通(公共服务车辆)规例》所指明的收费率计算。每辆的士均装有计程表(俗称「咪表」),按的士被租用时所行驶的车程及等候时间而计算车费。咪表上所显示的车费币值为港币。乘客须依法按照咪表所显示的金额缴付的士车费,并按情况另付规定的附加费用。 |
改善的士服务
运输署积极鼓励的士业界提高的士服务质素,在1999年成立「优质的士服务督导委员会」,推动了多项工作以改善的士服务,包括举办的士司机嘉许计划,以表扬行为良好及表现优异之的士司机;提供的士运作自学录像课程及的士司机职业英语/普通话自学教材,以提高的士司机的服务水平及语言能力;编制《香港的士服务指引》(只提供英文版及繁体中文版);以及在主要的士站设置资讯牌,为的士司机及乘客提供有关的士服务的资讯。 为加强与的士业界及其他重要持份者的互动合作,从而在现行规管制度下提升的士服务水平,政府于2018年1月9日改组「优质的士服务督导委员会」,改称为「的士服务质素委员会」。该委员会的非官方委员来自不同界别,包括的士业界、立法会、区议会、学术界、消费者委员会、香港旅游发展局和残疾人士团体等。他们均在本身的专业/界别具备丰富经验及广博知识。委员会将提供一个多方参与平台,用以讨论各项推动改革的士服务的策略及措施,以提升的士服务质素。 |
做个精明的士乘客
如你对的士服务有所表扬或提出意见,请记下的士车牌号码或的士司机证的资料(如:的士司机证号码)。另外,你可向的士司机索取机印车费收据。如无合理辩解,的士司机不得拒绝按乘客要求发出收据,否则即属违法。如果收据打印机失灵,的士司机应发出手写收据。请留意,乘客须依法按表缴付的士车费。 |
的士服务嘉许计划
的士服务质素委员会(委员会)与运输署合办的的士服务嘉许计划2022颁奖典礼(颁奖典礼)已于2023年7月1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。于颁奖典礼中,委员会及运输署共颁发了20个「优秀的士司机」奖项、1个「最受欢迎的士司机」奖项、2个「好人好事」奖项及1个「优秀的士服务管理团队」奖项。 |
的士实用资讯 |
|||||||
|
备注: |